成都賽維思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最新動態

解讀百度應用分發策略:以搜索對抗App馬太效應

來源:成都網站建設    作者:賽維思網絡    發布日期:2014-03-28    瀏覽:2517次

 “App寡頭化越來越嚴重”,百度應用分發負責人邱民德說,移動應用的馬太效應(即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仍在不斷擴大:來自百度的監測數據顯示,三個月前0.2%的App占據了76%的下載流量,而如今這一數字已經達到78%。二八法則也被越拋越遠。
  顯而易見,盡管移動互聯網仍被視作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但基于目錄瀏覽的應用商店模式,已經在分發能力上出現了顯而易見的制約。對于任何一個后進入的開發者而言,能從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門檻越來越高,更別提什么盈利。

  這一積弊并非剛被注意到,此前點心CEO張磊也曾對新浪科技表示,去年各個安卓應用商店的排行榜基本就沒變過,而“這對全行業不是一個好事情”。

  甚至邱民德曾經因此而懷疑移動互聯網的真實前景,仿佛整個行業正變成一潭死水:新應用無法獲得用戶,失去流量就沒有盈利的基礎。除了游戲之外都面臨“缺血”的問題。而且隨著App數量增長至超過50萬,越來越多的新信息被封閉在應用之內。

  百度提供的解決方案,還是老本行——搜索。這既包括通過搜索的方式,對應用進行分發;也包括通過應用內搜索的途徑,對信息進行挖掘。

  直到今年3月,百度移動應用才更名升級為百度手機助手。這款姍姍來遲的產品,歸屬百度應用分發平臺之下。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發布的“手機助手”類產品相比,百度的動作真算是趕了個晚集,不過速度還可以:百度手機助手春節前才開始研發。

  據介紹,百度手機助手目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安卓版客戶端+PC版套件。這看似與同行相比區別不大。邱民德舉了幾個例子,包括百度手機助手可以提供增量下載更新、通訊錄同步、有百度自家多個服務支持、提供音樂圖片管理等,但區別仍然有限。

  所以在這個市場上競爭,百度最大的信心還是來自對流量的掌控。

  在應用商店模式下,新App想要獲得關注需要花錢買推廣位乃至刷榜,否則就會被淹沒在蕓蕓眾App之中。一方面,開發者的推廣成本逐漸堆高,另一方面,應用商店本身也會被這種模式套上枷鎖,有限的推廣位帶來有限的成長空間。

  而百度試圖通過搜索的通道,按照用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的App,無論是來自云端的推薦,還是來自本地的應用內信息挖掘。邱民德指出,如何突破App外殼獲取內部信息,才是應用搜索乃至手機助手等能夠快速發展的關鍵問題。

  但憑什么認定這是一條突破方向?百度給出數據顯示,2004年國內PC網頁的數量大概是67萬,而如今已超過6.5億。目前App的數量與當年PC網頁相差無幾,百度判斷App還將以更快的速度出現。這就要求新的分發模式必須出現。

  在PC互聯網出現了超鏈分析等技術,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邱民德認為應用商店的模式必須被改變。百度的方式是不是最好的?還沒人能夠回答。


時間也越來越緊迫,2013被認為將是手機換機潮結束的一年,到今年底,百度援引的數據稱將有80%的中國用戶使用上智能手機。此外,百度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開始,安卓終端的增長放緩至10%,同期App搜索量增速提升30%。

  更進一步,百度稱去年移動應用搜索帶來的App下載量增長了465%。不過,App搜索的請求多為具體的應用名或應用類型,范圍仍然較為狹窄;與之相比移動搜索的請求則更具有時效性,涉及范圍更廣更貼近人們生活。

  值得同行注意的是,百度并不想僅僅作為一個“擺渡”。

  滿足用戶體驗的完整性,這幾個字反復被提到。來自百度高管的要求是,如果手機助手的用戶只是下載應用,這款產品的生命周期和活躍度非常低,所以百度手機助手要提供更多跟應用管理相關的更多服務。這似乎是一種本能的擴張行為。

  例如安全層面,在惡意扣費、山寨橫行等問題面前,究竟是在手機助手里集成一個安全功能,還是單獨推出一個安全應用?百度仍在糾結中。

 

Copyright ? www.yrgy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賽維思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蜀ICP備13002520號-3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