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的推進,辦公網絡化的普及,許多基層工商部門都組建了網站,進一步增強了工商部門與廣大人民之間的聯系渠道。但從實際來看,許多地方的網站情況不容樂觀,相當一部分的工商網站“粗制濫造”流于形式,既達不到政務公開的預期目的,還影響了工商機關的形象,亟待引起高度重視。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網站運行不正常。一些基層工商部門僅僅把網站建設當成一種形象工程或者政治任務來抓,存在著形形色色問題,如:網站的互動欄目成了擺設,信息公開的程度不夠,在線辦事虛設,鏈接指向錯誤,發到意見箱的東西無音訊或根本發不進去,網站長期不更新,網站內容單一等等。這樣不僅浪費了網絡資源,同時還容易引起人們對工商網站的不信任,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二是網站建設“兩網”并行。目前,各級工商部門基本上都實現了“兩網”并行,即互聯網和局域網并存運行,形成了所謂的“外網工商”和“內網工商”。因為面向的對象不同,工作需求不同,內外網的欄目設置、內容都有很大區別。雖然外網、內網一時還沒有實現完全統一,但不少地方工商部門的內外網站看起來像是完全不相干。有的地方“外網”請網絡公司管理維護,“內網”由本局網管人員維護,由于平時缺少溝通交流,內外網一些重要內容口徑不一致。實踐中,“內網”內容多,政務公開力度大,資料豐富,更新速度快,而“外網”正好反之。群眾很難通過“外網”深入地了解工商。
三是管理維護不到位。有的基層工商部門建網站是一次性投入,沒有后續投入,沒有專業隊伍維護,網頁長時間不更新。同時,網站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也比較薄弱,網站漏洞太明顯,大多沒有入侵檢測、身份認證、加密等系統,極易遭到黑客攻擊。
四是欄目板塊無特色。各地工商部門的網站,欄目板塊設置幾乎都是“工商簡介”、“政務公開”、“辦事指南”、“網上辦事”、“咨詢投訴”、“網上服務”、“政策法規”、“動態信息”等內容。如“網上辦事”欄目,大都是關于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歸納和分類。本地或部門一些特殊規定或要求,卻往往沒有公開,老百姓辦起事來,仍然是云里霧里,一頭的霧水。
二、對策及建議
一是提高認識,完善網站運行管理機制。各級工商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到,網站是工商部門在互聯網上發布政務信息、提供在線服務、與公眾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辦好網站,有利于促進工商部門依法行政,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加強工商部門自身建設和推進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工商部門要把網站建設和管理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網站建設和管理的責任單位,建立健全信息保障和欄目共建、信息處理和反饋、辦事服務提供、互動交流等各方面的工作機制。
二是創新理念,促進“內外網”統一兼容。各級工商部門在實際工作中要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護消費合法權益、加強系統隊伍建設等工作上干出新成效,并最大程度地實行政務公開,凡是“內網”上公布的信息,只要是老百姓感興趣的,都可以“搬到”“外網”上,實現“內外網”的即時交換和更新,最大程度地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得到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
三是提升效能,推進政務網站功能逐步完善。一方面,在網站頁面設計時,要注意做到科學布局、重點突出,合理規劃頁面層級,合理設計欄目板塊。設計風格要美觀大方、簡潔莊重,實現工商網站共性與特色的統一。另一方面,要圍繞工商部門的重點工作和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發布熱點政務專題、政策法規解讀等權威政府信息,引導公眾理解、支持和配合工商工作。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要主動、及時地發布權威信息,為事件的妥善處理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最后,要從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出發,公布辦事項目的名稱、依據、程序和要求,提供表格下載、業務咨詢和辦理指南,努力實現在線申請受理、狀態查詢和結果反饋。
四是加強保障,提高技術支持和安全防范能力。一方面,要根據網站運行維護和內容建設需要,加強網絡技術平臺和重要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及功能性軟件研發。做好日常巡檢和隨時監測,確保網站全天候工作、信息頁面正常瀏覽、辦事和互動平臺暢通有效。另一方面,要按照電子政務安全規范和技術要求,完善網站的安全基礎設施,制定完備的安全策略和應急預案,加強安全技術和手段的應用,不斷提高對網絡攻擊、病毒入侵、系統故障等風險的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行誰負責”的要求,明確相關單位的職責分工,建立健全責任制,形成多層次的完備的安全責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