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賽維思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SEO優化推廣

什么是嵌入式軟件開發

來源:成都網站建設    作者:賽維思網絡    發布日期:2014-08-14    瀏覽:2084次

嵌入式軟件開發主要針對計算能力有限的CPU進行的軟件開發,比如INTELCPU芯片時鐘頻率可以達到1G HZ,雖然INTELCPU運算能力強大,但是體積大,發熱大,不適合使用在某些場合,比如你的手機里面安裝一個奔騰芯片再加一個大風扇,可能嗎?這個時候就要使用一些體積小,功耗低,運算能力有限的專用CPU,比如手機上使用的CPU處理器大概頻率在30M左右(好象是這個頻率),在這種CPU上運行的操作系統就是嵌入式操作系統,這些操作系統占用比較小的硬件資源,但是卻有相對較高的執行調度效率,我理解是這樣的

 

應該從應用的場合來定義

 

嵌入于宿主設備,智能地完成宿主設備功能的計算機就是嵌入式計算機,或簡稱為嵌入式。嵌入式計算機的構成:可以是單片的微控制器(MC-micro-controller),在我國習慣于稱做單片機;也可以是由微處理器(MP-microprocessor)另加存儲器及外部設備構成;還可以在MC/MP的基礎上附加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核心部件,構成多核MP/MC。

新一代嵌入式計算機的主要特征:是繼承了整個PC機時期的技術成就,特別是進入90年代后的全球萬維網(Web)技術(產品有可接入萬維網的手持式PDA設備等)和多媒體技術(產品有高質量數字音響、數字視盤播放器,數碼靜態相機、數碼視頻攝像機等等)。這類嵌入式的目標是想把桌面PC機上成熟的技術拆解下來,放入手持設備或移動設備,供用戶隨時隨地進行消費。全球網中行之有效的眾多通信協議,多媒體的MP3JPEGMPEG等所采用的標準數據格式及各種庫函數都使用32位格式和32位的編程軟件,所以嵌入式也注定要使用32位的微處理器。

為順應形勢發展的需要,32位手持設備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應運而生,著名的有Windows CE、Epoch、 Palm OS等等,可見今日嵌入式的立點水平是很高的。

新一代嵌入式主要面向手持或移動消費類設備,電池供電和低價位是重要考慮因素,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它不可能照搬PC機上原來使用的微處理器。下面先介紹嵌入式32位微處理器的技術進步,然后再舉一些新型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實例,使讀者對新一代嵌入式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

由上述可見,當前嵌入式所用MP多是32RISC DSP雙核或RISC/DSP單核結構。過去比較著名的RISC生產廠家起著基石作用。許多新興的嵌入式廠家購買他們的RISC專利嫁接到自己的DSP核上。一些著名的生產CISC微處理器的廠家不甘心丟失嵌入式市場,也紛紛向RISCDSP靠攏。

1981Ready System發展了世界上第1個商業嵌入式實時內核(VRTX32),到今天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的產品還只支持一些16位的微處理器,如68k,8086等。這時候的RTOS還只有內核,以銷售二進制代碼為主。當時的產品除VRTX外,還有IPI公司的MTOS80年代末ISI公司的PSOS。產品主要用于軍事和電信設備。進入20世紀90年代,現代操作系統的設計思想,如微內核設計技術和模塊化設計思想,開始滲入RTOS領域。老牌的RTOS廠家如Ready System(在1995年與Microtec Research合并),也推出新一代的VRTXsa實時內核,新一代的RTOS廠家Windriver推出了Vxwork。另外在這個時期,各家公司都有力求擺脫完全依賴第三方工具的制約,而通過自己收購、授權或使用免費工具鏈的方式,組成1套完整的開發環境。例如,ISI公司的Prismt、著名的Tornado(Windriver)和老牌的Spectra(VRTX開發系統)等。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之風在北美日漸風行。網絡設備制造商、終端產品制造商都要求RTOS有網絡和圖形界面的功能。為了方便使用大量現存的軟件代碼,他們希望RTOS廠家都支持標準的API,如POSIX, Win32等,并希望RTOS的開發環境與他們已經熟悉的UNIXWindows一致。這個時期代表性的產品有Vxwork,QNX, LynxWinCE等。

 

 

Copyright ? www.yrgy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賽維思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蜀ICP備13002520號-3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