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賽維思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最新動態

曾經紅火的飯統網關閉調查:欲出售未果 團購引發業務沖突

來源:成都網站建設    作者:賽維思網絡    發布日期:2014-04-25    瀏覽:2199次

  做餐飲預訂十年之久的飯統網最近倒下了。

  從4月初到現在,飯統網出現官網無法打開、400電話無人接聽的狀況。在騰訊科技的實際探訪中,原先位于西直門辦公地大門緊閉已經搬離到安定路。新的辦公新址,同樣是大門緊鎖,員工討薪的兩份民事訴訟狀赫然貼在門前。

  “由于公司停電停網,停了通訊設施,只有個別幾個人還在公司辦公。因為商家訂單突然間一下子沒有了,也有員工會每天接受商家的投訴,我們現在天天給他們去解釋。”一位還未離職的員工對騰訊科技說。

  騰訊科技試圖聯系飯統網CEO臧力,臧力回應稱,“最近家里有點事,不太方便,過些時間再說。”

  在有關飯統網倒閉的消息見諸媒體端之前,在餐飲O2O行業的多位人士已經知道飯統網服務器關閉的消息。作為已經創業近11年的餐飲預訂網站,最終倒掉的原因交錯復雜:內部管理混亂,內耗嚴重;幾次融資過后,股權分配混亂,爭持不下發生股東退股現象;固守原來的電話訂餐的1.0模式,在移動互聯網到來時未有實質性的突破變革,VC不看好這一模式融資很難進行……

  即便如此,在被關閉之前,飯統還一度有過翻盤的機會。

  據離職員工介紹,去年12月,飯統網的投資方開始派人進入公司負責部分運營。在2014年前后,吳鷹(微博)創立的中澤嘉盟曾有意向收購飯統網。在當時,留守的老員工聽到這個消息也為之一振。收購一事對飯統的利好是,中澤身處互聯網行業多年,在飯統被收購之后完全可以借力中澤引入一些新的模式,把自身盤活。

  不過,在進入到清算階段,由于涉及與投資人之間一筆800萬的款項交割問題產生分歧,最終沒有達成協議。該收購宣告失敗。“聽說當時對方已經打了一部分款給臧總了,后來不知道怎么沒談成,臧總好像也沒退那筆錢。當然,我也只是聽說。”一位離職員工這樣對騰訊科技表示。

  人成致緩劑

  在過往的多次媒體采訪中,臧力給出的一條創業建議是做企業時“如履薄冰”。但這種過分小心翼翼的風格以及憂患意識讓飯統網有個華麗的開局,但黯然離場。

  2004年,在公司成立10個月后公司實現現金流平衡。此后幾年,飯統網可以覆蓋60個主流城市。2008年6月,飯統網全資收購廣州“天下飯莊”網站。2008年7月,飯統網獲得日本亞洲投資等近3000萬元人民幣(400萬美元)風險投資。

  “飯統網在成立之初,每個環節都能卡到位,走的穩,當時我們都很羨慕,但到后半段后勁不足。在發展后幾年,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在商戶上的積累進行自我突破,但到2010年以后基本上原地踏步。”一位餐飲業資深人士這樣評價。

  內耗成為飯統多年一直沒有擺脫的一個大問題。

  上述人士評價,臧力很篤信“外來的和尚好念經”。2008年,在獲得首輪融資后,臧力先后招聘趙文強、王非、李耀東、韓穎等人管理和組建銷售、內容、產品、運營等團隊。在引入外來人才后,臧力又不肯充分放權,導致中高層之間以及員工之間的摩擦不斷。這也直接導致負責銷售、內容、產品、運營、市場、渠道和大客戶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在2009年末相繼離職。

  2012年初,由于運營問題,飯統開始出現入不敷出。先是克扣員工半薪,然后出現欠薪,不斷員工出走鬧得很不愉快。

  一位離職員工回憶,他于2011年8月入職,公司有超過400人。到2013年2月,公司剩下100多人。公司從當月只給員工半薪,另一半薪水借給公司。當時公司給出的承諾是,運營狀況好轉或者融資到位后,會補發欠薪,并加利息。但直到公司關閉一直沒有補發過。去年12月,飯統停止給員工上保險,導致幾位已經生育孩子的員工無法領取生育津貼。

  半薪事件導致很多員工離職,到2013年8月,這時飯統網在西直門西環廣場辦公室租約到期,公司搬到了安定路20號院4號樓。相比西環廣場的高檔寫字樓,安定路的寫字樓要簡陋很多。就在飯統網辦公室從西直門搬到安定路前不久,這位員工提出了離職,這時飯統網已經拖欠了他半年的一半工資。當時飯統網方面口頭承諾,離職后會每個月補發之前欠薪的10%,但一直沒有補發。

  今年4月9日飯統網關閉服務器,這個時候大概剩下40來名員工,其中也有一些在這個時候提出了離職。這些員工也一直被欠薪,長達一年多。目前這些員工里也有一部分起訴了飯統網。

  4月23日下午,飯統網在安定路的辦公室,只見辦公室大門緊閉,門上貼著兩紙訴狀,都是員工討薪。后來一位男性員工從辦公室里面走出,提著電腦包和一個背包,沒有回答記者任何問題,只表示有事應該直接找飯統網CEO臧力。

  另一個是股權問題。公開資料顯示,飯統網2008年7月獲得過一輪400萬美元的融資。據飯統網離職員工介紹,后來飯統網還有過兩輪融資,其中一輪投資來自阿里險峰投資,另一輪融資來自武漢的一位馮姓投資人,因為金額較小所以并未對外公布。在幾輪融資進入后,因為控股權的問題,公司管理層和股東之間多有爭執,參與公司創辦的幾位老股東選擇退股離開。

  被移動大潮甩了

  除了內部管理不到位,人員內耗等內在隱形的原因,陳舊的商業模式是無法支撐飯統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繼續走下去的根本誘因。

  飯統網最初以餐館預訂為主。飯統網的商業模式是電話預訂,通過建立呼叫中心,人工對賬的模式幫助商家和用戶進行餐飲預訂,與現在移動端餐飲預訂點評用戶App產品相比,這種人工作業的形式不但效率極低,且成本很重。2009年和2010年,飯統網試圖在河北廊坊市建立另一個呼叫中心,但由于人員從北京遷徙困難,以及異地管理等問題沒有成功。

  模擬飯統的電話預訂過程來看,一個電話從用戶一側呼入到呼叫中心大約是1.5分鐘,呼叫中心到商家大約是1.5分鐘,由于多半不能一次預訂成功,往往要來回確認2-3次,每單的成本的溝通成本要3-4.5分鐘。比較來看,同樣用這個時間用戶在移動App上自主訂單并發的數量比這要高出很多。

  電話預訂的另一個弊端是,誤差率比較大。在一個嘈雜的餐廳環境下,地址很容易記錯送錯,白白消耗物流成本。

  在公司成立早期,由于飯統網、上海的訂餐小秘書、大眾點評等都是本地運作,各家一直是“劃地而治”。隨后,2008年各家開始全國性擴張后,飯統網最初的優勢漸漸消失。在頂峰時期,2008年飯統網每日接單的數量在4000單以上,2009年回落到2000-3000單,2010年只剩下1000單左右。

  飯統網也在試水其他業務。2009年,飯統網先是上線了在線預訂業務路路通,上線幾個月后,對比來看,可節省電話預訂30%的人力成本。2009年中,飯統網也上線了優惠券業務。此時,大眾點評的優惠劵營收超過1000萬。

  2010年,團購大潮興起,飯統網也開始做團購。“團購業務與在線預訂和優惠券業務多有重疊,團購就把這兩個業務給沖了。”離職員工回憶。

  在拉手、窩窩團、美團、大眾點評等先后大規模燒錢補貼用戶以擴大規模之時,飯統網的團購業務卻提出了盈利的要求。盈利的方式是向商戶收取5000元-10000元不等的廣告費。

  這種反其道而行之收取廣告費的做法讓代理商難以開拓商戶。飯統資金有限,不想大量花錢做宣傳和推廣來獲取用戶,團購業務被遠遠甩在后面。

  再到后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大眾點評網已經從點評開始拓展到其他業務,通過手機App實現了移動互聯網的二次轉型,并在今年獲得騰訊的戰略投資。同在一年創業的飯統網也有移動端,但在移動端上沒有太多聲響。

  曾經在知乎上有一個疑問是,對比飯統和點評以及美團等團購產品,為何用戶都去了點評和團購?

  “在沒有海量用戶UGC和商家的支持情況下,給飯統一個核反應堆都不能拯救世界。海量的用戶和商家為什么來?因為你能一如既往堅持十年最準確的告訴用戶哪家好吃。把這件事做好,用戶就來了。用戶來了,商家就跟來了。”一位叫“大貓”的工程師曾如此回答。

 

Copyright ? www.yrgy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賽維思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蜀ICP備13002520號-3   Sitemap